1869年太窮了,錢及愛情換不到「天然奶油」,現在您見過粉紅色人造奶油嗎?
化工廠的人造奶油,源自於1869年法國鬧「奶油」荒,錢及愛情也換不到「天然奶油」。當時因戰爭而缺奶油,法國皇帝拿破崙三世命令科學家發明人造的食物,法國化學家受到獎金的吸引,發明了人造奶油。
根據《美味詐欺:黑心食品三百年》書中指出,因「人造奶油」是用各式液體油脂化學製成,不是用天然牛乳製成,塑形而成的人造奶油是白色的,但礙於大家對於天然奶油的習慣,製造商加入黃色的色素,讓消費者不易察覺並且食用。因此,美國立法限制,人造奶油不能染成黃色,強制必須染為「粉紅色」,避免消費者將人造奶油誤當天然健康的奶油食用!其實不只美國議員稱人造奶油為「19世紀最大的騙局」,在歐洲市場也不受歡迎,甚至在加拿大和南非等國,還禁止製造呢!
1869年太窮了,錢及愛情換不到「天然奶油」,21世紀的您吃什麼?餿油事件後,大家對食物的真假及安全性更注意,那您吃的奶油安全嗎?又有什麼危險添加物?現在不妨認清奶油的真面目,才能吃得健康及安心。
人造奶油為植物性奶油(又叫酥油),含人工反式脂肪酸,恐增心血管病機率
人造奶油是用植物性油脂製造,而不是用新鮮牛奶製成,透過複雜的混合油脂、色素、香料、防腐劑等添加物來製成,幾乎不含任何牛乳成分。為了把液態植物油製成固態奶油,要經過氫化作用,就產生了人工反式脂肪酸。人工反式脂肪不易被人體代謝,會增加罹患冠狀動脈心臟病的機率,還會使壞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上升,使好的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下降,有研究指出每天攝取5克的反式脂肪,心臟病的發病機率就會增加25%,不可輕忽。
且人造奶油應是白色,其假黃色的色澤來自食用色素,奶香風味則來自人工香料,都不是天然成份!
21世紀,人造奶油騙更大,用技術作到反式脂肪標示為零
不管美國還是很多先進國家,早已開始重視「人造奶油」的人工反式脂肪酸對人體健康是一大殺手的事實,並立法規範。這幾年,時代雜誌及國家地理雜誌都對天然奶油及人造奶油的議題作出報導,並指出現在美國人為了健康都選擇食用天然奶油。
台灣法令規範於2015年7月1日起,只要每100克中反式脂肪不超過0.3公克,即可不必標示,其實反式脂肪並不等於「零」。現在的高科技技術更可以透過交脂化的製作過程,讓人工反式脂肪粉飾為0,人造奶油標示「反式脂肪為零」,誤導消費者植物性奶油是對健康無害的。值得注意的是,人造奶油還是假的食物,因此攝取人工反式脂肪,容易傷害心血管,還可能導致心血管相關疾病、腦中風、高血壓等。